年幼時,「我的夢想是…」是一個出現次數較高的作文題目。
試問:
- 我們有幾多位能實踐當時的夢?
- 其實,我們有否想過:「甚麼因素令我當年會訂立那樣的一個『夢想』呢?」
- 那是我本人的夢想? / 還是他人的夢想?
- 這人是誰?
- 這個夢想真正合適我嗎?
- 我能做到嗎?
- 若我能實現這個夢想後,誰會最快樂?
我相信大部份的答案都是「否」和「他人」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這些他人的期望,
是其中一種較大的壓力(意識及潛意識層面)。
很多當事人成長後亦依然受此影響。
有部份還會跨代傳送到當事人的下一代。
《網上映片》
短片中的主角兒時的表現應該不俗,
相信父母對她們都會有更佳的期望。
可是,她們卻毅然作出了「洗碗夢」的決定。
倘若你/妳是她們的父母,
你/妳又會怎樣反應呢?
想對這個課題有更深入的探討,可以考慮出席:
《傳承未完的夢‧誰的夢?》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585234471573019/
《父母的夢?子女的夢?》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680573461999761
祝願大家可 找到/實踐 自己心悅誠服的「夢想」!
周朗 Edgar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