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14日星期四

EC心理解密 《 從4型性格及發展心理看人生 - 2016》S型 12-18歲

《本篇博客所參考的個案短片》


根據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rik Erikson)的人生8階理論,
處於12-18歲的小朋友正處於
「自我認同 vs 角色混淆」的分岔路中,

從這件事件中,
片中自殺的15男生,
10年前移居香港,
加上父母分別做日、夜班,他又是家中獨子

從這些資料中,可見他的社交圈子很少。

試想像一下當年5歲的他,
要獨自去適應新的學習、生活、文化,
一定有很大的難度。

但他今年只是15歲,便可就就讀中四,
相信未曾經歷留班;
而且,中學的副校長反映他品學兼優。

所以從學業的角度,
他應該從艾瑞克森的人生8階理論中,
經歷了「主動進取」及「勤勉」(左邊綠色的直欄)

那麼,他今天為甚麼要自尋短見呢?

當他決定了「自尋短見」時,
根據克森的理論中,
相信他另一方面經歷了
角色混淆」、「自卑」、「內疚」、「羞怯懷疑」
甚至乎「不信任」
(右邊紅色的直欄)

他遺書中表示有一個嚮往的世界,
但這是否真實可行的呢(角色混淆)

「如果下次再打機,拉出去打」
「媽媽對不起,821日是我錯」
「我以後不再亂說話,我不自私,自己的事,自己做。
媽媽今天對不起,是我錯

至於「自卑」、「內疚」及「羞怯懷疑」,
相信大家不難在上述的文字中感受到了。

母親怕兒子學壞,不容許他到街上打球;
又怕他於打機中,學到「自殘」的傾向,
這些想法也可解釋到「不信任」。

男生從「不信任」出發,
沒有動力去參加其他課外活動 (羞怯懷疑/內疚/自卑)
男生學業上的成就,完全被忽視了。

但社交或其他方面的需要,
就算父親提意兒子到教會擴闊圈子,可是母親又不批准。

另一方面,母親用自己的「期望」(例如:學琴) 去「望子成龍」。
但「學琴」是否兒子的需要或興趣呢?

由此可見,父、母、兒子三方互不協調,也沒找人協助。

處於15歲的青少年很需要任何型式的「自我認同」。
相信缺乏這個,是今次悲劇的一個很大源頭。

根據4型性格(DISC) ,片中的男生極有可能是S(穩健型/ Steadiness Type)
這類型的朋友多數「和諧主導(harmony oriented)
這件悲劇的另一個伏線是男生的S型性格。

校方表達男生事前沒異樣,
父母亦表達男生事前一晚晚飯也無異樣;
由此可見,
以「和諧主導」的他成功地掩飾了自己的不快,
不易被人洞察 (就算同住的家人 專業教師)
這意外原本應該可以避免的,
因為男生曾表達要「換手機」;
可惜前陣子跌傷骨折用拐杖的他,
可能近期還要面對額外的「恥笑」或「生活適應」。
長期這樣的壓抑,沒有疏導的途徑,
也沒有觸發他人的覺察,
加上正值「青春期」正常的情緒波動,
悲劇就是如此釀成了。

《本篇博客的視象版》https://youtu.be/5RUj3_MHBVo

周朗 Edgar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